篾匠的确很少了。小时候用竹筐背过弟弟、妹妹。在筐内垫些細柔的草,权做为一个睡觉的地方。不管是谁,只要困了,就钻竹筐睡一觉就乖了。我九岁,弟弟七岁,妹妹两岁。大人们下地出工,没法带孩子,我帮他们带孩子,我是用竹筐把他们渐渐带大的。小孩子们认“窝”,哭闹时只要把他们放进竹筐内,就乖了。竹筐是哄娃神器。长大了,我们都工作了,住进了城里,有新房、新家具,几乎再也看不到任何用竹子编织的东西了。偶尔路过市场专卖竹器的商店,里面经营各种竹器:筷子、篦子、竹蒌、竹瓶、凉席等这些器物都很熟悉,儿时的记忆,熟悉的样式。也有新近创意,编织的竹画、竹屏,还有一些稀奇古怪说不出名堂的东西,琳琅满目找,全是手工活。店主老赵,非遗传承人,四代祖传篾匠,心灵手巧。开办了一所“传统竹器工艺传习所”,招收的学员不多。老赵说现在的年青人不愿意学,“竹艺”面临后后继无人的局面。近年来,机器生产的竹器便宜量大,对手工艺品的冲击很大。但是纯手工的东西是有灵魂的,好多有收藏价值。看来,篾匠不光是编织器物,还是真正的美术创作者。由此可见,竹匠不应该消失,竹艺也要传承下去的。","
一个压一个,一个压一个,左边桌子就出来了","
竹山地区的竹管厝,大多是用桂竹与刺竹来制作。刺竹为梁柱,桂竹为屋顶底面。选用的竹子在国历十一月采收,因为竹子落叶未发笋不具甜份,比较不会被虫蛀掉。
竹编凉席 、凉枕 、扇 、箩 、筐 、篮 、箕畚等生活日用品,一些筷子是用竹子制成的,这算比较常见的,另外一些竹炭的枕头也有竹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