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是《玛嘉烈与大卫-绿豆》的原班人马,跟着过来的《绿豆》是一个非常惊艳的电视剧——不管是人物塑造,剧情设置,还是色调、镜头语言,都非常的精致。显然的,《叹息桥》也承袭了这一优势,它通过大量的、有讲述感的镜头讲述了另外的故事。两部剧其实都很有王家卫和韦斯·安德森的味道。明明是温馨的场面,画面的色调却是冷色,矛盾感让故事更有张力。而在《叹息桥》一开始,这种故事张力就扑面而来。故事初始,穿粉色外套的女孩儿奔跑在异国他乡的大街上。镜头一直在晃,像用手机拍出来的,有点像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全程用一个手持DV拍摄,恨不得把所有观众都晃吐。但我更多想到的是王家卫,《重庆森林》一开始,金城武也是这样在街头奔跑。带有呼吸感的镜头,一下子把我拉到了剧中,女孩儿像在逃命,她不像旅行者,而像身后有十万大军,或者丧尸围城。下一秒,运动镜头戛然而止,女孩儿站在旅馆前,失落地和老爸打电话。镜头的快速剪接和摇移,动与静的瞬间切换,让故事的紧张感一下就提升了起来。然后,画风突变,整个故事进入了平衡的阶段。大量的对称镜头出现,不得不怀疑导演是不是和韦斯安德森一样,有重度强迫症。严谨的对称构图,彰显着一种平衡感和完美主义,但故事本身并不平衡,更不美好。女孩儿出钱请男人帮她画肖像,男人串通同伙偷走了女孩儿的钱包和手表。善良的女孩儿坚持留下了男人的电话,承诺一定会还钱给男人,她在寒风中等了很久,男人也没出现。男人将女孩儿的手表卖掉了,就在女孩儿身旁的咖啡馆。男人看到了在寒风中等待的女孩儿,但他没有管她,留给女孩儿的电话也是假的。真诚与谎言,站在了天秤的两端。而故事接下来的发展也十分出人意料。我以为的剧情走向是,女孩儿会在异国找到男人,坚持要把借的钱还给他,而男人爱上了这个单纯的女孩子,干柴烈火,亡命鸳鸯。好吧,这不是一部玛丽苏电视剧。这样一想,开头王家卫式的运动镜头和韦斯安德森式的对称美学,似乎都有强烈不真实感,像一场梦,时空错乱的梦。而我们,依然不知道,那个女孩儿和那个男人的名字。我们甚至不知道,男人是不是真的偷了女孩儿的钱。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悬疑剧,我们既不了解彼此,也永远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甚至连我们的亲眼所见也未必真实。所以,请继续「怀疑」下去。","
我觉得制作特辑中所说的拍摄手法很有趣。一集是一个角色的视角,这集内是她记忆中的事情的样子,而下一集是另外一个角色的视角的同样的一个故事。导演说,这源自于我们平时生活中,在跟别人转述实时的时候,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夸张或者忽略某一部分。这我真的是非常有同感的,在讲故事时,试问有谁不会适度美化自己或者增加某些对讨厌的人不利的形容呢?同理,我们的记忆中,应该也主要是围绕“自己”进行记忆的。自己的情感波动处、自己的高光/尴尬场面等,而自己以外的视角是常常(基本上)会被忽略的。导演说,甚至不会告诉演员真实的故事是什么样子的,演员如角色,也是只知道自己的视角里所能看到的部分。这除了应该相当能帮助演员入戏以外,也是可能其实生活中每件事其实都是以主观的角度才会有明确的对与错,但是当以宏观来看的,或是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可能反而会没有绝对的事实,还有可能会理解自己的对立面吧。但同时把多人视角下同一件事情演出来,应该也蛮有趣的吧。","
只要相信就一定会成功。
当我们经历了从小孩到长大的成长过程,生活慢慢地在改变,人也改变了,在这个过程中,有喜,有悲有苦,有甜.可是很多的机遇我们都错过了,当我们转过头来回想一下,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不幸,多么的无知,多么的愚昧.人生就是这样,要懂得去争取,去追求.有老的时候才不会因碌碌无为面羞愧,才不会认为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人,对不起所有爱我的人.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去珍惜,不会错过任何我可以去挑战的机遇.